7月1日,2025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劳动竞赛“双十佳”活动推进会举行,湖北路桥多个项目及个人荣获表彰。其中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1标项目获“省工人先锋号”及“十佳创新项目(外埠地区)”荣誉称号,丹江口水都二桥工程项目获“优秀创新项目(外埠地区)”荣誉称号,桥隧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周乐木获“十佳建设者(外埠地区)”荣誉称号,公路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执行总经理张金诚获“优秀建设者(外埠地区)”荣誉称号。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1标项目
勤耕不辍,以奋进之姿畅通南北动脉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1标项目是湖北省内工程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的单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建设标段之一,起于大悟县九里关,终点为大悟县城区,标段全长31.88千米。项目改造期间,现场采用两侧直接拼宽改建,改建后设计时速120千米,路基宽41.5米,将原有双向4车道拓宽为8车道。项目建成后将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畅通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
自开工以来,联投湖北路桥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提高施工效能,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新老路基拼接,为避免路基纵向开裂,采用摊铺机整体摊铺成型,摊铺前对老路台阶处基层喷洒水泥净浆、老路沥青层喷洒SBS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增强新老路面粘结能力。建设期间,始终遵循“节能、环保”理念,力争打造绿色环保高速公路。
联投湖北路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秉持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一是比工程质量,以质兴企,以优取胜。秉持“非凡匠心”精神,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施工建设标准和规范,增强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封堵治理问题源。二是比建设进度,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严格按照合同工期和工程进度,科学编制施工计划,跟进工程进展,抢抓建设进度。三是比技术创新,智慧生产,提升效能。以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打造智慧预制构件厂,研发出将磷石膏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新技术,推动磷石膏在湖北省内公路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该项应用在湖北高速改扩建工程中打响科技创新“第一枪”。四是比科学管理,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围绕“123”工作举措,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掣肘瓶颈,努力打造机制健全、管理科学、清正廉洁的行政管理示范标杆。五是比文明施工,加强管理,规范施工。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环境保护工作体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六是比安全生产,压实责任,确保安全。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七是创和谐团队,凝心聚力,共创和谐。京港澳改扩建1标项目临时党支部用好党建“加法”,发挥“乘数”效应,以党建引领创建和谐团队,通过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等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丹江口水都二桥工程项目
架桥攻坚,以破局之力助推交通跨越
2024年10月1日,由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国内最大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桥——十堰市丹江口市水都二桥正式通车,对当地疏解城市拥堵、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打造“‘两山’示范市、魅力新水都”提供交通支撑。
2022年9月,水都二桥工程正式开始施工,面对复杂地质与稀缺经验的双重挑战,建设团队以“军令状”为号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技术攻坚突击队通过数十场专家论证会、方案评审会,突破重重难关,编制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团队锚定节点目标,科学调配资源,仅用 358天便完成208根桩基、22个承台墩柱施工及208片 T 梁预制架设。2024年春节,项目团队坚守一线,提前2天实现主梁顶推,助力第三跨主跨顺利环缝合龙,以“路桥速度”刷新区域建设纪录。
作为国内最大连续三联拱桥,水都二桥建设堪称 “技术高地”。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技术攻坚突击队充分发挥技术、工艺创新的引领作用,驱动大桥建设提速增效。在大临结构栈桥施工中,开创性采用板凳桩结构,让栈桥在丹江口大坝在出库流量达10100m³/s 的洪峰冲刷中屹立不倒,验证了创新设计的硬核实力;当桩基施工遭遇高强度辉绿岩地层这一难题时,创新融合旋挖钻分层扩孔与冲击钻岩层钻进技术,既攻克了旋挖钻 “啃不动” 硬岩的难题,又破解了纯冲击钻施工周期长的困境,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当承台围堰施工面对大坝泄洪区高频水位变化下的贫砂大粒径卵石地层时,突破性提出改良锁扣钢管桩围堰技术,以液压冲击锤替代传统旋挖引孔,将单根桩冲击下沉时间压缩至10min,同时研发出适配20~30cm 大粒径卵石地层的专属施工工艺,填补了特殊地质条件下围堰施工的技术空白;在主梁钢结构施工中,创新应用顶推支墩沉降偏位同频监控系统与步履式千斤顶三向纠偏技术,最终让550m 主梁长距离顶推精准到位,第三跨225m主梁合龙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水都二桥项目部以智慧为笔、以匠心为墨,将这座大桥雕琢成区域建设的标杆典范,为城市路网的完善铺开崭新画卷,为区域发展的浪潮注入澎湃动能。
周乐木
笃行致远,以匠心筑桥诠释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从项目基层打磨出来的路桥人,周乐木坚守职责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奋进,用行动诠释匠心与担当,一项项精品工程就是他作为工程建设者最好的见证。
2022年3月,周乐木担任丹江口市水都二桥项目经理。作为丹江口市拥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水都二桥承载着完善路网、疏解交通的重要使命。为打造湖北路桥示范工地与精品工程,他带领项目团队立下“军令状”。白天扎根现场,严控施工质量,夜晚伏案办公室,反复比对进度图,精心编排施工计划。在他的带领下,水都二桥从桩基开钻到钢箱梁合拢高效推进,最终顺利按业主标通车,树立区域工程标杆。面对国内最大连续三联拱桥建设难题,周乐木展现卓越攻坚能力。他组建技术团队,经数十场论证研讨,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创新采用便桥便道协同施工,利用汉江水文周期,将工期缩短6个月;以板凳桩加固钢栈桥,成功抵御泄洪;在 20# 墩承台施工中,用锁扣钢管桩围堰替代双壁钢围堰,工期提前3个月,节省成本200万元。
周乐木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水都二桥项目,他量身定制人才培养计划,开展 “传、帮、带” 活动,鼓励员工考证提升。通过“微课堂”“技术比武”等活动,为公司储备人才梯队。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培养出多名管理骨干,更吸引近千人参观学习,成为人才培育与经验交流的 “摇篮” 。
十八载风雨兼程,周乐木扎根一线、守正创新,多次荣获“联投千里马人才”“全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联投劳动模范”等称号。他以桥为笔,以路为纸,在江河之上勾勒出属于建设者的壮美篇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张金诚
实干为要,以创新注解时代重任
劳动竞赛“双十佳”活动被誉为武汉建筑业界的“奥斯卡奖”,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湖北路桥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持续聚焦项目建设,坚定开展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服务升级等创新变革,以昂扬奋斗的姿态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路桥建设的火热一线淬炼成长,张金诚将青春的汗水与智慧倾注于崇山峻岭间。他秉持实干精神,以创新为刃,以匠心为尺,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打造一项项品质工程中,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咸九二标项目建设中,他积极引入T梁液压模板系统,提高了T梁生产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生产效率,为项目节约了40万元成本。同时,他着手引入隧道智慧监测平台,实现隧道施工的全流程智能化、信息化与规范化管理,对施工现场动态化管理,使得管理效率和施工安全得到了极大提高,并针对不同岩层属性制定对应施工方法,以技术手段解决隧道进口地势狭窄、山势陡峻、施工作业面无法展开等施工难题,所有隧道在全线项目中率先贯通。面对T梁架设时梁板安装作业空间受限的问题,他自行设计加工张拉小车,成功解决人工安放困难的作业弊端,大幅提高梁板架设的安全性,为提升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增添新动力,助力咸九高速科学化、标准化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咸九二标项目2023年完成产值超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他认真贯彻落实路桥集团建设清廉项目、行政管理示范点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清廉文化+内控行政管理”为主题,以“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廉洁从业、员工满意”为目标,将示范点创建工作融入日常生产和管理之中。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注重人才培养,在他的带领下,多名员工分别通过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试验检测师等考试,青年职工进步显著,逐步在工作中显露锋芒,成长为项目部的骨干力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技术基础。
从青涩到成熟,张金诚坚守项目前沿阵地,在传承中创新,于实干中突破。 他带领团队以卓越表现,荣膺2023年武汉建筑业劳动竞赛“十佳创新项目”和“武汉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并多次获评湖北交投指挥部“先进单位”及“红旗项目部” 等重磅荣誉。他以奋斗为犁,开垦交通沃土,用延伸的桥与路谱写出发展的华章,持续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