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六大行动要求,全面落实公司人才强企战略部署,强化各岗位人员履职能力,激发全员创新创造活力,加速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3月20日,华晟通公司召开2025年“强基赋能 匠造未来”人才培养动员会,湖北路桥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郑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红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萍出席会议,华晟通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廖智敏主持会议。
会前,全体与会成员一同参观武重宜项目党建园地。园地整体设计将企业精神与红色基因巧妙融入园林景观,打造出一幅“红色长征路”的微观缩影。通过主题雕塑、文化景墙、党建步道等特色载体,创建党建文化新阵地,将党建引领与人文建设融会贯通。全体成员以“重走长征路”为底色,沿着先辈的足迹,共同感受红军战士无畏艰险的长征精神。这是一场跨越时空,与铿锵历史的交织;这是一次文化征途,与七一勋章人物的薪火传承。
动员会上,廖智敏详细介绍了《湖北省路桥集团华晟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导师带徒”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华晟通公司2025年“强基砺能 匠造未来”岗位技能比武大赛》两项制度的实施背景、适用范围、培养方案、比赛流程、考核激励等细则。她指出,自2023年业务转型升级以来,新领域业务不断拓展,公司将以此次动员会为契机,全力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补齐高精尖人才短板,通过营造学技练兵、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梯队建设,推动全体员工全面发展、多途径快速成长。
路桥集团领导班子对本次人才培养动员会取得的效果给予高度肯定。郑杰指出,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要持续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着手打造人才“新高地”。针对下一阶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工作,郑杰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制度引领,夯实主体责任。要完善“导师带徒”配套文件及人才培养制度,优化“1+N”立体培养矩阵体系,确保工作推进合理合规。要明确导师职责,强化导师引领作用,充分运用“能上能下”的正确用人机制,激发青年学习热情。
二是把稳需求,拓宽培养路径。结合企业改革发展新方向,深入摸排调研核心岗位人才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内部导师“传帮带”和外部专家带才的多元化、常态化培养机制,双轮驱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骨干,打造专业人才“蓄水池”。
三是高位推进,高效走深走实。公司上下要凝心聚力,以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为导向,把人才工作融入中心大局,与企业发展协同并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真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朽人才力量。
朱红明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人才培养,朱红明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坚持创新引领。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国企改革攻坚的首要地位,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人才培养与工程技术创新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造势造血。二要坚持以岗砺才。能力是练出来的,人才是用出来的,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确保人才配置最优,挖掘最大潜力,发挥最大效能。三要坚持个性化培养。在大力推动人才强企建设的背景下,把为党育人落实在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时刻关注员工的个性发展,推进个性化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李萍表示,本次活动是发挥“导师带徒”优良传统、落实路桥集团“人才强企”战略的生动实践。针对下一步工作,她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导师传帮带,因材施教促提升。导师要主动担起责任,既要传授技术经验,也要关注学员成长动态,结合个人能力和职业意愿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避免“一刀切”。通过定期沟通、项目实践和案例指导,帮助学员快速提升业务水平。二是职业引导明方向,虚心学习促成长。新员工要主动学习公司政策、岗位技能和行业知识,强化思想认同。各部门需建立常态化辅导机制,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新人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生手到骨干的转变。三是比武大赛重实效,公平竞技强技能。技能比武要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科学设置考核标准,确保公平公正。通过技术比拼、难题攻关等环节选拔优秀人才,让比赛成为展示能力、交流经验的平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是部门联动聚合力,协同共育新人才。各业务部门要打破壁垒,明确分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集团党委统筹下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华晟通公司将以此次人才培养动员会为契机,续写“红色传承 晟通担当”党建品牌的新篇章,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培养路径,加速构建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梯队,以人才动能升级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开创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湖北路桥党建工作部部长郭琳达,华晟通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凡孝均出席会议,湖北路桥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华晟通公司项目班子成员共计70余人参与活动。